缘起
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,因我心中有社会责任,也因我心中有留守儿童。我希望能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,帮助那些需要帮助,值得帮助的儿童。
在这个经济高速增长,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,还有这么一个被大多数人所遗忘和忽视的群体,那就是留守儿童。当我第一眼看到他们的时候,我知道我应该做点什么了。
传统的教育里,我们学到了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”。然而在我五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,我始终坚信着自己的教育理念——“授人以筌”。“筌”就是古代用来捕鱼的工具。没错,我们不应该只是“传业授道解惑”,还需要给他们提供工具,提供资源。那才是我心中所认为的一名教师的职责。
特别是当我们心有留守儿童时,留守儿童又被人们称为“制度性的孤儿”。
他们是无奈的,他们不懂得“留”更不懂得“守”,他们父母远离,没人关心;
他们是无助的,他们做对事没有人夸奖,做错了也没有人教导。
我们也不能责怪他们的父母,因为他们的父母在外打拼,努力干活,也仅仅是为了生存。有一种心酸叫“我抱着砖头,就没法抱你;我放下砖头,就没法养你”。
然而,我们是否真正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过?用“同理心”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,他们到底需要什么?他们不是只有眼泪和孤独,他们也有尊严,也需要片刻的宣泄,他们更需要希望和盼头。心有留守儿童,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悲情,因为那只是一时的感情,那是短暂的。我们能做的,就是“授人以筌”,把有用的工具和资源送到他们手上,真正消除其成长的窘境。
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,我们发起了“心有留守儿童,一人一电脑捐赠一位留守儿童活动”,这也是库克中国学生的新的体验式学习活动。这么多年来我们库克中国的学生,在4年的大学生涯中需要完成6个生涯体验活动:1.亲情与感恩体验;2.团队合作体验;3.非营利组织体验;4.营利组织体验;5.国际事务体验;6.创新与创业体验。我们引导学生“我听,我会忘记;我看,我会记得;我做,我会明白”。在生活中体验,在体验中学习,在学习中成长。因此也希望在同学中有志愿参加上项活动。
我们不仅将电脑送到留守儿童的手中,我们也将同全国各省之广电大学合作筹建“移动通讯基站”,争取将信号辐射覆盖到有留守儿童的地区。送了电脑,还要帮他们联网,教他们如何使用,让他们从小就开始学电子商务,将来能有一技之长,这才是真正的“帮助”,这才是真正的“授人以筌”。
我们荷风教育集团旗下库克大学库克中国厦门办事处所希望做到的,就是哪里有留守儿童,我们就去寻找基金会、爱心企业和个人去和他们对接,做到“1对1”的帮助。留守儿童本身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申请帮助。电脑请由企业和个人直接送过去,我们并不参与其中,我们仅仅是个信息的整理平台和中转站。
爱是无私的奉献与给予,有爱就有希望,让我们携起手来,用真情点燃希望,用爱心成就留守儿童的未来!
创办人-黄天中教授简介
●学历
台湾淡江大学外文系文学学士学位
美国乔治亚州摩赛尔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
美国爱荷华州德瑞克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
美国麻省哈佛大学教育研究学院博士后访问学者
●现任
美国乔治亚州托马斯大学管理学教授、中国总校区校长
美国纽约州库克大学终身荣誉校长
中国国务院侨办直属华侨大学海外董事会董事、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
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老年护理和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
●曾任
美国纽约州库克大学管理学教授、中国总校区校长
美国加州阿姆斯壮大学心理学教授、校长
美国俄克拉荷马市大学副校长
台湾淡江大学心理学教授、研究学院院长
●主要著作(中文著作部分)
序号 |
书名 |
出版社 |
出版年份 |
ISBN |
||
台湾出版部分 |
||||||
1 |
《幼儿心理学(3-6岁)》 |
台北东华书局出版 |
1973 |
957-636-440-X |
||
2 |
《人事心理学》 |
台北三民书局出版 |
1976 |
9571403741 |
||
3 |
《死亡教育概论I-—— 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研究》 |
台北业强出版社出版 |
1988 |
957-683-029-X |
||
4 |
《心理学》 |
台北桂冠图书公司出版 |
1992 |
957-551-563-3 |
||
5 |
《孙子兵法与生涯规划》 |
台北业强出版社出版 |
1992 |
957-683-078-8 |
||
6 |
《自由学习》 |
台北五南图书公司出版 |
1992 |
957-11—0576-7 |
||
|
《死亡教育概论II—— 7 死亡教育课程设计之研究》 |
台北业强出版社出版 |
1992 |
957-683-030-3
|
||
8 |
《心理学概论》 |
台北正光书局出版 |
1993 |
9579024014 |
||
9 |
《中国大陆研究I、II 》 |
台北五南图书公司出版 |
1993 |
9571106186 |
||
10 |
《生涯规划概论——生涯与生活篇》 |
台北桂冠图书公司出版 |
1995 |
957-551-912-4 |
||
大陆出版部分 |
||||||
11 |
《临终关怀学——理论与实践 》 |
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公司出版 |
1992 |
7-5067-0398-X/R·0339 |
||
12 |
《生涯规划-理论与实践》(大学版) |
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|
2007 |
978-7-04-020018-8 |
||
13 |
《体验生涯》(中职版) |
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|
2008 |
978-7-04-023528-9 |
||
14 |
《生涯规划-体验式学习》 (大学中文版)(大学英文版) |
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|
2009 |
978-7-04-020019-5 978-7-04-027592-6 |
||
15 |
《生涯规划-体验式学习》(中学版) |
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|
2010 |
978-7-303-10859-6 |
||
16 |
《生涯规划-体验式学习》(高职版) |
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|
2010 |
978-7-04-029853-6 |
||
17 |
《生涯规划-体验式学习》(小学版) |
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|
2011 |
978-7-303-11977-6 |
||
18 |
《生涯规划-体验式学习》(幼儿版) |
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|
2011 |
978-7-303-11973-8 |
||
19 |
《别看我一时》 |
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|
2011 |
978-7-301-16453-2 |
||